當您為家人選擇照顧機構時,是否常因許多的機構類別、名詞而感到困惑呢?於此提供一簡易的判斷原則,協助您可以快速、初步的了解,長輩適合的照顧機構。
長照機構分類多,家中長輩到底適合甚麼類型的機構呢?
當您為家人選擇照顧機構時,是否常因許多的機構類別、名詞而感到困惑呢?於此提供一簡易的判斷原則,協助您可以快速、初步的了解,長輩適合的照顧機構。
1.照顧機構主要分為「居家式」、「社區式」及「住宿式」長照機構。
1)居家式長照機構:
即由服務單位安排照顧服務員到家中提供照顧服務。不論輕度、中度或重度臥床長輩,皆能適用。其提供的服務包含日常生活照顧(如陪伴、就醫、購物、及簡易家務),至身體清潔服務(如,協助沐浴、關節活動、穿換尿布)。居家照顧服務提供的重要目的在於協助家中長輩的生活自立。
2)社區式長照機構:
主要以日照中心為主要照顧型態。即,家中長輩與白天至固定機構處所接受照顧服務,晚上返家與親人同住。照顧內容包含復能活動、輔寮活動、用餐等,有些機構甚至協助沐浴及接送服務。
3)機構式長照機構:
機構式照顧提供24小時的照顧服務,其依據照顧對象的護理需求程度、失能程度及適用法源,而有所區別,也較易令人混淆。
- 於長期照顧服務法通過「前」,護理之家依「護理機構設立標準」設立,住宿型機構則依「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」設立,並區分為長期照顧型、養護型、失智型及安養型,分別有其規範的照顧對象範圍。
- 於長期照顧服務法通過「後」,住宿型機構設立則統一應依「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」設立。該法規依據,依照顧對象之管路、失智症及失能程度而有所不同,而規範不同的護理人力配置。精神原則與原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一致。
2.依護理需求或失能失智程度選擇對應的機構類型:
1)家屬與選擇長輩照顧的機構型態時,可把握下列原則:「輕度」失能選用居家式、社區式照顧機構優先。「中重度」失能失智或有管路者,且家中無照顧人力則可考量住宿型機構。
2)住宿型機構中,依長輩護理需求程度由「重」到「輕」,則可依序考慮護理之家、長期照顧型;養護型、失智型;安養機構。
《住宿型機構類別及照顧對象》
類型 | 護理之家 | 長期照顧型 | 養護型 | 失智型 | 老人安養機構 |
設立法源 | 護理機構設立標準 | 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 | 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 | 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 | 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 |
照顧對象 |
慢性病等有長期護理需要的患者或出院後有護理需要的患者。可服務至插3管(鼻胃管、導尿管、氣切管)的患者。
|
照顧罹患長期慢性病,且須醫護服務之長者。(一般為留置鼻胃管、導尿管及氣切管長者) | 照顧生活能力缺損需他人照顧或有鼻胃管、導尿管護理服務需求之長者。(無法服務有插氣切管) | 照顧神經科、精神科或其他專科醫師診斷為失智症中度以上、具行動能力,且需受照顧之老人。 | 照顧需他人照顧或無扶養義務親屬或扶養義務親屬無扶養能力,且日常生活能自理之老人。 |
參考來源:
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、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