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與照護

2024.12.02

照顧失智症家人的九大照顧原則

照顧失智症患者往往耗費心力,隨著病程會有不同的照護議題。照顧者須視狀況調整照護方式。

照顧失智症家人的九大照顧原則

 

照顧失智症患者往往耗費心力,隨著病程會有不同的照護議題。照顧者須視狀況調整照護方式。下列照顧原則供照顧者參考,期待協助您提升照護技巧、減少心力負荷。面對失智症者的照護有下列九大原則:

 

  • 原則一、提供熟悉而穩定的生活環境,安排規律的生活作息

熟悉的生活環境、穩定的生活規律,可以帶給失智症者安全感,為患者安排固定且規律的日常作息是有必要的,進行時間及方式最好不要經常變動。

 

  • 原則二、把焦點放在患者的能力與長處

照護者發掘失智者還保有的能力、多鼓勵患者發揮尚未退化的功能,家屬只須扮演從旁協助的角色,切勿全權代勞,而加速患者的功能退化。

 

  • 原則三、引導多患者多參與生活事務

家屬可用「請老人家幫忙」、「虛心請教」的態度,請他們協助做簡單的事。照護者應在安全的前提下,允許患者做他想做的事,降低對他的控制。

 

  • 原則四、交付患者簡單的工作,開發新的能力

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及認知功能雖會一直退化,但交付簡單的任務給輕度失智症患者是有其必要,失智症患者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,可間接地減緩病況的惡化。

 

  • 原則五、幫助患者維持尊嚴及價值感

讓失智患者參與家務可以讓他們覺得自己有價值。只要沒有安全顧慮或時間上的考量,應放手讓患者去做。切勿以對待小孩的言語與態度對待失智症者;也不要在他面前和別人討論他的病情及行為症狀。

 

  • 原則六、減少與患者的衝突,與他維持良好的溝通

勿與患者正面衝突、或產生爭執。患者心情不好,容易對照護者造成困擾。照顧者可藉由非語言方式來和患者溝通。如,由擁抱或觸摸來表達愛和關懷。

 

  • 原則七、注意患者的安全,防止意外發生

患者因判斷力、身體協調降低,意外機率會增加。必須維持生活環境的安全。因此,避免前往不熟悉的環境;避免失智症者管理財務;應把利器、藥品、殺蟲劑等收到櫃子裡並上鎖等。

 

  • 原則八、讓親友、鄰居了解,家中有失智症患者及其病況

坦然告知親友及鄰居家中失智者的病況,一方面澄清疑慮,另方面可藉由親友鄰居的協助,降低患者發生危險的可能性。同時你也會發現,長輩出現失智症狀,是普遍存在的。

 

  • 原則九、依照患者的獨特性疾病程,改變照護方式

不同的失智症患者間,或同一位失智症患者,其所需的照護方式並非一成不變;失智患者的行為隨病程有所變化。照顧者必須用心觀察、依照其狀態來調整照護方式。

 

 

 

參考來源

邱銘章、湯麗玉著(2009)。《失智症照護指南》。台北:原水文化。

皓仁健康照護事業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