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顧故事

2025.07.02

善用照顧專業,陪伴中風長者展現堅韌復原力。

善用照顧專業,陪伴中風長者展現堅韌復原力。

 

九月,正是秋高氣爽適合旅行的日子。一個不經意的摔跤,徹底改變了周媽媽的日常。從原本熱愛旅行、逛街與鄰居話家常的日子,頓時只能在家休養。女兒看見母親的落寞,為母親申請了「皓仁居家照顧」的照顧服務,期盼由照顧與居家復健的合作,能及早協助母親重拾過往的生活步調。

 

在照顧員文慧的照顧陪伴及復能老師的指導下,周媽媽展現驚人的毅力,積極完成每項復健任務。經歷五個月後,周媽媽她重新站立與行走,重拾生活原有的自信。然而,看似美好的轉變,數月後,一場突發性腦中風,再次紊亂了周媽媽原本已逐漸慢慢回穩的生活節奏。

 

 

鼓勵喝采,讓照顧與復能專業協力,引導長者復能。

 

面對這次的中風,「皓仁居家照顧」照顧團隊與居家復能老師,開啟了一場協助周媽媽及早恢復生活自立的專業合作。

 

在照顧員文慧的協助下,依著治療師的居家復能建議先從基礎的被動關節活動開始,逐步帶領周媽媽藉由被動關節活動執行,舒緩關節活動度,及預防肌肉僵硬與萎縮。隨著身體狀況逐漸穩定,復能計劃則進入身體重心轉移練習、平衡訓練等階段。

 

為了讓周媽媽能在漫長的復能活動中維持動力,照顧員文慧不時在復能活動中結合生活情境與趣味性,讓周媽媽能在熟悉又具挑戰的環境中逐漸進步。例如,利用彈性球的特性,做手指抓捏的動作,使手抓握力量逐步增強。善用瑜珈磚練習左上右下,右上左下的原地爬梯動作,使左右腳可抬高不拖地走路。過程中,細心觀察周媽媽的功能變化,與復能老師及時討論修正,照顧員文慧成了周媽媽與復能老師間重要的溝通橋樑。

 

 

周媽媽(左)與文慧(右)進行肢體復能運動增強腿部肌力

 

 

照顧員的鼓勵陪伴,往往能在長輩漫長孤單的復建過程中,產生關鍵的激勵作用。對周媽媽而言,照顧員文慧的鼓勵角色扮演的恰到好處。為了特別強化周媽媽的左側患肢力量,進行每日多次坐姿踢球運動時,照顧員文慧會適時地增加球的重量,增加運動的難度。每當周媽媽將球踢出新高度或增加新重量時,文慧便會鼓掌為她喝采,強化了周媽媽對自己的信心。「我最喜歡的活動是踢球,雖然一開始左腳都不聽使喚,但每天練習一點,現在我可以踢出新高度了!」周媽媽笑著分享,臉上充滿自信與滿足。

 

 

對家人的深刻體貼,轉化成「不能成為別人負擔」的生命韌性

 

面對先後兩次漫長的復健,周媽媽展現面對挫折的堅韌。周媽媽用堅定的語氣跟文慧說:「不能變成別人的負擔」。相信,這份堅毅來自為家人著想深刻體貼,也成為照顧員文慧在陪伴周媽媽過程中最溫暖的感動。

 

如今,周媽媽已能在室內使用四腳拐行走,甚至可獨立完成簡易的站立抬腿訓練,進步幅度令女兒驚喜。照顧員文慧表示:「她總是微笑面對每次訓練,還常說『不要擔心我,我會努力走回來』,她的堅持不僅幫助自己康復,也激勵著我們。」

 

 

(由左至右)台北中心主任玳榕、周媽媽、周姐、照顧員文慧居家復能運動後的開心合照

 

 

促發轉變,見證照顧專業與長者生命力的相互呼應!

 

回想起母親剛完成骨裂復建後又中風時的那刻,心中滿是紊亂與無助,周媽媽的女兒分享說:「照顧員文慧時常陪著她母親聊心,用積極樂觀點點滴滴影響母親,陪著她恢復往日的笑容。讓我最感動的是,當鄰居看到文慧陪伴媽媽做運動時,都會前來打氣,問媽媽今天的狀況怎麼樣,適時讚美。照顧員文慧的到來,帶起了美好的轉變,我不再覺得一人孤軍奮戰,而是整個照顧團隊一同陪著母親及我。」

 

從骨裂到中風復建,歷經數月的堅持,我們感動於周媽媽「不能成為別人負擔」的堅韌復原力,更感謝周媽媽給予「皓仁居家照顧」的服務機會。期待,在每位長者的生命轉折處,我們都能始終如一地溫暖陪伴,共同見證照顧專業與長者生命力的相互呼應。

 

(本文章人物及人物照片經當事人授權,非經書面同意請勿轉載)

返回列表

皓仁健康照護事業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