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與照護

2024.12.02

面對失智症家人走失,該如何預防及處理?

遊走指的是失智症患者一種漫無目的的走動行為,使得患者走失或迷路,甚至進入不安全的環境,對自己造成傷害。有將近六成的失智症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遊走行為,特別是額顳葉型的失智症患者。

面對失智症家人走失,該如何預防及處理?

 

遊走指的是失智症患者一種漫無目的的走動行為,使得患者走失或迷路,甚至進入不安全的環境,對自己造成傷害。有將近六成的失智症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遊走行為,特別是額顳葉型的失智症患者。

 

 

失智者發生遊走的可能原因有:

 

  • 患者還活在以前的生活裡,例如起床後吵著要去上班、要找已逝去的親人;
  • 對原本熟悉的人、事、物感到陌生;
  • 對於不熟悉的影像、聲音、幻覺感到恐懼
  • 想要離開吵雜、擁擠的環境;
  • 在新環境中迷失、搞不清楚方向;
  • 想要尋找特定的人 (如自己的女兒)、地方 (如廁所)、食物;
  • 因缺乏活動而焦躁不安;
  • 藥物引起焦躁不安或意識混亂的副作用。

 

 

為了預防失智症患者因遊走、迷路而發生意外,照顧者可以採用以下做法:

 

  • 有計劃地安排患者一天的活動,鼓勵患者參與活動或日常家務;
  • 鼓勵或陪同患者參與日照中心或社區活動課程;
  • 減少環境中噪音與混亂的狀況,避免使患者焦慮不安;
  • 若患者堅持要出去,家屬可陪他在附近街道、公園走走、透透氣;
  • 若環境許可,可設置一個循環的、安全的遊走通道;
  • 隨時留意患者身體狀況,如是否需要上廁所或肚子餓等,避免影響情緒;
  • 用窗簾或屏風將主要出入口遮蔽起來,以免患者看到門就想出去,
  • 門窗應加鎖,或採用不易打開的暗鎖;
  • 門窗或出入口加裝感應器,患者走出門就可以立即被發現;
  • 讓鄰居了解病患狀況,必要時提供支援或通報;
  • 與患者外出時,在擁擠場所或進出電梯時,務必緊握患者的手,以免失散。

 

 

下列的照顧措施則可以協助您,一但患者走失時,增加找回的速度與時間。例如:

 

  • 家屬備有病患近期照片,以利走失後的迅速找尋;
  • 在患者的隨身物品上註明聯絡方式:例如鑰匙圈、皮夾,或放置家屬聯絡電話的名片,以便協尋;
  • 在衣服上繡家屬名字及聯絡電話:每件衣服都得繡上,避免發生換衣服就沒有聯絡資料的狀況;
  • 申請防走失手鍊,或自己打造一條刻有聯絡方式的鍊子。
  • 佩戴具衛星定位功能的手機或機子:這類產品可幫助尋找走失的患。
  • 可陪同失智症患者至警局接受指紋捺印建檔,幫助家屬找回走失智症患者。警政署開辦自願指紋建檔服務,透過指紋辨識特徵,在最短的時間中幫助走失者找到回家的路。

 

 

 

參考來源

邱銘章、湯麗玉著(2009)。《失智症照護指南》。台北:原水文化。

皓仁健康照護事業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