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中風患者家屬如果能瞭解腦中風於急性醫療期後,可能的照顧選擇,則可有效的運用復健與照顧資源協助家人恢復生活功能,降低後續照顧負荷。腦中風病患在急性期後可考慮返家照護或住院機構是的復健安排。
腦中風出院後可選擇的復健安排以提升獨立生活能力。
腦中風患者家屬如果能瞭解腦中風於急性醫療期後,可能的照顧選擇,則可有效的運用復健與照顧資源協助家人恢復生活功能,降低後續照顧負荷。腦中風病患在急性期後可考慮返家照護或住院機構是的復健安排。
1. 選擇返家照護與復健。
患者可返家在熟悉的環境接受持續性照護,返家照顧有降低住院焦慮、避免因長期滯留醫院引起相關合併症、減少住院費用、及照護者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等益處。包含:
- 門診復健:患者及照顧者需定期往返醫院接受復健,進行功能評估和中風預防。
- 居家醫療/護理及長照服務:中風後有管路及不良於行之患者,出院前可請醫護人員照會「居家醫療及護理團隊」進行居家定期訪視。訪視內容包括更換管路、醫療診察、開立檢查及藥物。亦可在照會出院準備服務個管師,為其評定失能級數以設定長照服務時數,安排長照服務。服務內容依需求可包括居家/物理/職能/語言治療師可依照醫囑,到府指導復健技巧及居家生活功能之矯正,以達復能目的。
2. 選擇住院復健或機構式照護。
患者除返家外亦可考慮繼續住院復健,由醫療團隊為個人擬定復健計畫,以達到改善失能狀態、管路移除的目標。如:
- 住院復健:指在同院或他院繼續住院,執行一定強度的復健。單次住院天數為數週不等。或,選擇參與腦中風急性後期照顧計畫(PAC)。符合資格之患者將轉至承做醫院,進行3至6周的高強度復健計畫,幫助重拾功能。
- 機構式照護,例如:護理之家。照護對象為日常生活上需要協助或是存留管路的患者,通常由護理人員及照服員偕同照護患者。護理之家是否提供復健服務因各家的人力配置及設備而異。
除上述出院後的復健安排外,腦中風患者神經功能及生命徵象穩定後,可開始積極安排長期之生活與復健計畫,為日後返家能夠盡量生活自理,提升自我照顧能力最準備。
復健從住院時就要開始。當患者情況穩定後,就可以練習翻身、坐起、移位、使用輔具等,進而學習走路及手部功能,以期達到日常生活獨立的目標。在出院後相關可運用的資源如:職能治療、物理治療、語言治療、自我照顧訊臉、活動參與及家屬衛教、個案心理支持。
參考來源
腦中風中長期照護衛教手冊。台北: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。